安远庙,又名“伊犁庙”、“金顶寺”,因主殿普度殿为方形,俗称“方亭子”。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东北方向,武烈河东岸的冈阜之上,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为“外八庙”之一。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安远庙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前部较开阔,后部布局紧凑。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寺内分三进院落。第一进山门内是一片广阔的场地,南北各有五间配殿,正面及两侧原有三座棂星门,现已不存。第二进院落以汉、藏结合的平台门与一进院落分开。第三进院落是由70间廊房组成,正中为主体建筑“普度殿”,平面呈回字形,是蒙古族寺庙中常见的“都纲法式”。
1988年1月13日,安远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包括安远庙在内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遗产。
安远庙由于其形制上仿造新疆伊犁河畔的固尔扎庙,故又称“伊犁庙”。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5月,达什达瓦部先后分两批到达承德,乾隆皇帝甚为关切,考虑到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原伊犁固尔扎庙毁于战火,遂下令在达什达瓦部驻地附近武烈河东岸的山岗上“仿伊犁固尔扎庙式”建造安远庙。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安远庙建成并举行了盛大的跳布札等庆祝活动。
清末民初,安远庙屡遭抢劫和破坏,庙内文物失散,殿堂毁坏,寺内一片残垣断壁。
1949年前后,安远庙仅存普渡殿、山门及附属的小殿,其他建筑皆已坍毁。
20世纪80年代,国家拨出专款修缮安远庙,将普渡殿、山门、二道山门、配殿、门殿均恢复为清朝原貌。
1985年,安远庙对外开放。
安远庙位于普宁寺和普乐寺之间,面向西南,中轴线直对避暑山庄,地处阜岗,寺内平坦。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前部较开阔,后部布局紧凑。寺内分三进院落。第一进山门内是一片广阔的场地,南北各有五间配殿,正面及两侧原有三座棂星门,现已不存。第二进院落以汉、藏结合的平台门与一进院落分开。第三进院落是由70间廊房组成,正中为主体建筑“普度殿”,平面呈回字形,是蒙古族寺庙中常见的“都纲法式”。
安远庙在外八庙中的建筑与规模,远比不上其它寺庙高大雄伟,但它完全打破了汉式寺庙坐北朝南的“伽蓝七堂”的传统建筑布局。在风格上明显保留原固尔扎庙的民族风格,其中巧妙地融进了汉、藏民族的建筑精华,从而使整个庙宇从布局、外观和建筑上,都别具一格。
安远庙内外三进墙垣,外层墙正面及两侧设三座棂星门,二进墙垣正中为山门,面阔三楹,汉式重檐歇山顶。拱门三个,砖混结构。进山门迎面是一座棂星门,砖混结构,红白色相间抹面,墙壁设盲窗,前有幢杆两对。过极星门为二道山门,砌砖石城座,拱门三个,壁设盲窗,上建门殿,歇山顶,门殿两侧设腰墙,中分一、二进院落。一进院落北、东、西三面砌墙,正中设门楼,门道砌丁字拱券,院内正中设一券门,余馀二券门突出墙外,作法特殊。二进院落长方形,由64间单层群房合围组成,正面中央有门殿,殿内立御制卧碑一座。
安远庙在磬锤峰下,平面为长方形,朝南偏西,长255米,宽146米,占地面积2.8公顷。全庙内外共有三道墙。
安远庙的山门是一座面阔三间,汉式重檐歇山顶砖石砌筑的门殿,下面辟有三个圆拱洞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正中拱门上额嵌有乾隆皇帝御书汉、满、蒙古、藏四种文字的“安远庙”匾额,寺名寓意是:安定远方,团结边疆各民族,巩固北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山门以里到第二进院落的平台城门之间是一片开阔地,正前方两侧有两对安放嘛呢杆的石幢。清代,这里是举行跳步踏等宗教活动的场所。
有山团建专注安远庙团建一站式服务,专属策划师私人定制更有创意更有效果的安远庙团建活动方案,超过100名资深领队和专业培训师,可提供8-20000人安远庙团建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四日游/五日游/定制旅行,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有山团建专注高端团建、中高管领导力修炼、赛事活动、文化赋能,致力于帮助企业升华企业文化,打造更有凝聚力更有战斗力的团队!
推荐:北京团建方案 团建项目 年会策划公司 北京团建公司 雁栖湖团建 金海湖团建 古北水镇团建 水长城团建 海坨山谷团建 公司运动会 企业家庭日 趣味运动会 30人团建 50人团建 100人团建 200人团建 500人团建 开年团建 开工团建 年中团建